-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1993年9月27日,为建设三峡工程、开发治理长江,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正式成立;2009年9月27日更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2017年12月28日完成公司制改制,由全民所有制企业变更为国有独资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或集团)。三峡集团战略定位为:主动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在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在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中承担基础保障功能,在推动清洁能源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中承担引领责任,推进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建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清洁能源集团。三峡集团主营业务包括水电工程建设与管理、电力生产、国际投资与工程承包、风电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水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相关专业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经过20多年的持续高质量快速发展,三峡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水电开发运营企业和我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
截至2017年底,三峡集团可控装机规模超过7000万千瓦,已建、在建和权益总装机规模达到1.24亿千瓦,其中可再生清洁能源装机占99%,可控水电装机占全国水电装机的16%。三峡集团资产总额近7000亿元,利润总额、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成本费用利润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利润、人均上缴利税等指标在央企名列前茅。
三峡集团全面负责三峡工程的建设与运营。历时20多年艰苦奋斗,三峡工程初步设计建设任务于2009年如期完成,三峡升船机工程于2016年9月成功投入试运行。目前,三峡工程已经连续8年实现175米试验性蓄水目标,防洪、航运、发电、补水等巨大综合效益显著发挥,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对保障流域防洪安全、航运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以及我国能源安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03年蓄水运行以来,三峡水库已经累计实施拦洪运用44次,两次拦蓄超过70000m³/s的特大洪峰,为长江中下游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强的安全屏障。三峡船闸过闸货运量历年累计达到11亿吨,其中已有5年年过闸货运量突破1亿吨,是2003年三峡蓄水前该河段年最高货运量1800万吨的6倍,极大地促进了沿江航运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三峡电站历年发电累计超过1.1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原煤消耗约5.9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1.8亿吨、减排二氧化硫1180多万吨,其中2014年发电988亿千瓦时,刷新单座电站年发电量世界纪录。截至2017年汛前,三峡水库在枯水期(12月~次年4月)累计为下游补水2205亿立方米,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紧张局面。
根据国家授权,三峡集团还负责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四座世界级巨型梯级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与运营。其中,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装机容量分别为1386万千瓦、640万千瓦,全部机组已于2014年建成投产发电;乌东德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1020万千瓦,工程已于2015年12月通过国家核准并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白鹤滩水电站设计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工程已于2017年7月通过国家核准并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2020年,乌东德、白鹤滩两电站将陆续建成投产,届时全球装机排名前10位的水电站,有5座在三峡集团;全球70万千瓦以上的水轮发电机组,超过2/3在三峡集团;全球仅有的16台单机容量10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在三峡集团。
三峡集团还积极开发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业务,努力将新能源业务作为集团第二主业进行打造,并致力于成为海上风电引领者。截至2017年底,三峡集团国内新能源业务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投产和在建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投产、在建和拟建项目达到200万千瓦,在从大连庄河到广东阳江的1.7万公里海岸线上,储备优质海上风电资源超过1300万千瓦。
三峡集团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努力打造中国水电全产业链“走出去”升级版。截至2017年底,三峡集团海外投资和承包业务覆盖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4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超过630亿元,境外资产超过1100亿元,境外可控和权益装机规模近1700万千瓦;三峡集团是葡萄牙电力公司第一大股东,是德国最大海上风电风电项目的控股者,是巴西第二大私营电力企业。
三峡集团秉持为国担当、为民造福,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开放包容、合作共赢,诚信守正、廉洁敬业的新时代三峡集团精神,认真践行“建好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改善一片环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方针,积极履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在充分发挥流域梯级枢纽防洪减灾、水资源保护、节能减排等生态效益的同时,通过工程措施、技术手段和科学调度,努力实现清洁能源开发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统一。与此同时,三峡集团还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定点扶贫、对口支援、企地共建、援疆援藏等社会公益活动,不断促进水电开发与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努力使公司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
2010年,三峡集团设立董事会,并建立规范董事会制度。2012年,国务院派驻监事会进驻三峡集团。在内设组织机构方面,目前三峡集团设有办公厅(党组办公室)、战略规划部(董事会与监事会办公室、海上风电办公室)、计划发展部、资产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科技管理部(总师办公室)、环境保护部、质量安全部、企业管理部、法律事务部、市场营销部、审计部、党群工作部(工会工作部、直属党委办公室)、纪检监察部(党组纪检组办公室、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与品牌部、国际事务部、信息中心、招标采购管理中心等18个职能部门;设有流域枢纽运行管理局(三峡枢纽建设运行管理局)、移民工作局2个特设机构;设有集团公司发展研究院、集团公司党校、集团公司大学和集团公司审计中心等4个直属机构;设有综合能源分公司、福建分公司、西藏分公司、重庆分公司、广东分公司等5个分公司;共有20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其中控股上市公司2家。截至2017年底,全集团境内从业人员规模超过2.29万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9人。
在全资和控股子公司中,中国三峡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是集团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主体,定位为可以为客户提供项目规划、工程建设、工程咨询、专业技术服务等系统解决方案的工程建设管理和咨询公司;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团公司控股上市公司,是集团电力生产运行主体,主要负责三峡-葛洲坝、溪洛渡-向家坝四座流域梯级电站的电力生产和运行管理;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集团开展国际投资业务和国际承包业务的开发主体,是集团“走出去”和“海外三峡”战略的实施平台,对外代表集团开拓国际业务;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是集团打造“风光三峡”和“海上风电引领者”战略的实施平台,主要从事国内风电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团2015年新控股并表的上市公司,主要负责湖北区域综合能源开发和湖北省能源供应保障;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主要从事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三峡基地发展有限公司是为集团各项目基地(营地)提供服务保障和高效管理的统一平台,主要为集团及下属企业提供综合后勤保障服务,为工程建设、电力生产提供专业性辅助生产服务;三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集团从事资本运营和投资并购的实施主体,定位为集团财务性投资归口管理平台和新业务的孵化器;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是以水利、水电、新能源、环境工程为主业的综合设计院,主要从事工程勘测、设计、咨询业务;三峡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是为集团及其所属单位提供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三峡资产管理中心是集团辅业资产处置、经营和盘活的专业平台;三峡国际招标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国际、国内招标代理与合同执行业务。
进入新时代,三峡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集团公司改革发展战略:即主动服务“六大战略”,即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能源革命、制造强国、脱贫攻坚战略。积极打造“六大平台”,即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和水库群联合运行调度平台、共抓长江大保护项目实施平台、引领中国水电全产业链“走出去”平台、海上风电等新能源规模化开发平台、清洁能源领域产融对接平台、水电工程库区扶贫开发平台。充分发挥“六个作用”,即在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发挥基础保障作用,在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骨干主力作用,在带领中国水电“走出去”中发挥引领作用,在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升级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妥善处理“三个关系”,即妥善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经营性职能和公益性职能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市场化经营与履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确保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统一。努力实现“三大引领”,即引领全球水电、成为全球水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引领者,引领中国水电“走出去”、成为中国水电全产业链“走出去”的引领者,引领海上风电、成为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创新发展的引领者。努力完成“三大转变”,即实现由建设重大工程向真正的市场主体转变,由单一的水电企业向世界领先的清洁能源集团转变,由主要面向国内向面向国内国际的清洁能源跨国公司转变。积极向“两端延伸”,即推动公司产业链向水资源开发保护与配售电业务“两端延伸”,为保护我国淡水资源和推动电力体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作贡献。力争在“十三五”末初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集团。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2月23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集团主要从事矿产资源开发、有色金属冶炼加工、相关贸易及工程技术服务等,是目前全球第二大氧化铝供应商、第三大电解铝供应商,铜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是国家相关部门备案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之一。集团现有所属骨干企业68家,业务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资产总额5300亿元,2017年营业收入超过3100亿元,2008年以来连续跻身世界500强企业行列。集团5家控股子公司实现了境内外上市。
集团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是做强铝业,做优铜业,做精稀有稀土,做大工程技术、矿产资源和产业金融等多元业务,加快向四大矿产资源(铝、铜、稀土、铁)产业链前端和铝铜精深加工等价值链高端转型,提高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和国防军工材料保障能力,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实现股东增值,企业增效,员工增收,努力开创中国梦中铝新篇章。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7年5月8日由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山钢铁”)作为唯一发起人设立,并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注册资本为72.35亿元,拥有全部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整套现代化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配套设施,公司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综合竞争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公司主要生产铁道用材、大型型钢、棒材、钢筋、线材(盘条)、特厚板、厚板、中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中厚宽钢带、热轧薄宽钢带、冷轧薄宽钢带、镀层板(带)、涂层板(带)、电工钢板(带)和无缝管17大类钢材品种,700多个产品细类,2000多个钢牌号,60000多个规格的钢材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煤炭、电力、铁路、船舶、汽车、建筑、家电、航空、国防等领域。同时公司以EVI活动为基础,不断完善以销售为龙头、以市场技术总监统筹协调为核心的技术营销模式,提供“点对点、门对门”的行业客户技术支持与服务,跟进用户使用评价,改进技术方案,持续拓宽市场。
公司先后获得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造船用钢通过中、美、德、英、意、法、挪、韩、日九国船级社认证,石油油管、套管、管线管通过美国API Spec 5CT、5L标志使用许可证认证,汽车用钢产品通过ISO/TS 16949认证,出口欧洲建筑用产品通过CE认证,出口日本产品通过JIS认证等。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员工数量36364人。2016年生铁、钢、钢材产量分别完成2183万吨、2182万吨、1986万吨。
公司的控股股东为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鞍山钢铁为国有独资企业,法人代表为姚林。
-
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一、京东十三年砥砺前行,取得跨越式发展
京东于2004年正式涉足电商领域。2014年5月,京东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是中国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综合型电商平台。2015年7月,京东凭借高成长性入选纳斯达克1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平均加权指数。2016年,京东集团市场交易额达到9392亿元,净收入达到2601亿元,同比增长43%。京东是中国收入规模最大的互联网企业。2017年7月,京东再次入榜《财富》全球500强,位列第261位,成为排名最高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全球仅次于亚马逊和Alphabet,位列互联网企业第三。
二、致力于成为为社会创造最大价值的企业
京东致力于成为一家为社会创造最大价值的公司。经过13年砥砺前行,京东在商业领域一次又一次突破创新,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京东不忘初心,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促进就业、提升社会效率、反哺实体经济等方面不断为社会做出贡献。 截至目前,京东集团拥有超过12万名正式员工,并间接拉动众包配送员、乡村推广员、中小企业职员等就业人数近400万。2016年始,京东全面推进落实电商精准扶贫工作,通过品牌品质、自营直采、地方特产、众筹扶贫等模式,在832个国家级贫困县扩展合作商家超过6000家,上线贫困地区商品近300万个,实现扶贫农产品销售额近200亿元。依托强大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京东大幅提升了行业运营效率,降低了社会成本。在品质电商的理念下,京东优化电商模式,精耕细作反哺实体经济,进一步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京东以社会和环境为抓手整合内外资源,与政府、媒体和公益组织协同创新,为用户、为合作伙伴、为员工、为环境、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
三、全面布局三大业务板块
京东集团业务涉及电商、金融和物流三大板块。
主营的电商业务京东商城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保持了远快于行业平均增速的增长,依据目前的发展速度,2021年前将成为中国最大的B2C电商平台。京东商城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综合购物平台,服务中国亿万家庭,3C、家电、消费品、服饰、家居家装、生鲜和新通路(B2B)全品类领航发力,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 新通路重释渠道价值,为全国中小门店提供正品行货;为品牌商打造透明、可控、高效的新通路,未来五年将打造百万家线下智慧门店——京东便利店。
京东金融集团,于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定位为金融科技公司。京东金融依托京东生态平台积累的交易记录数据和信用体系,向社会各阶层提供融资贷款、理财、支付、众筹等各类金融服务。夯实金融门户基础,并依托京东众创生态圈,为创业创新者提供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京东金融现已建立九大业务板块,分别是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众筹、财富管理、支付、保险、证券、金融科技和农村金融。京东金融APP,为用户提供了“一站式金融生活移动平台”,涵盖了目前理财加消费的金融产品。2017年3月,京东集团正式签署重组京东金融的最终协议。
京东集团于2017年4月25日正式成立京东物流子集团,以更好地向全社会输出京东物流的专业能力,帮助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流通效率,共同打造极致的客户体验。京东物流将为合作伙伴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客服、售后的正逆向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服务、物流云和物流科技服务、商家数据服务、跨境物流服务、快递与快运服务等全方位的产品和服务,致力于与商家和社会化物流企业协同发展,以科技创新打造智慧供应链的价值网络,并最终成为中国商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目前,京东是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达达)六大物流网络的企业,凭借这六张大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覆盖以及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设备的引入应用,京东物流将打造一个从产品销量分析预测,到入库出库、再到运输配送各个环节无所不包,综合效率最优、算法最科学的智慧供应链服务系统。截止目前,京东物流在全国范围内拥有335个大型仓库,运营了9个大型智能化物流中心“亚洲一号”,大件和中小件物流网络实现大陆行政区县100%覆盖,自营配送覆盖了全国99%的人口,将商品流通成本降低了70%,物流的运营效率提升了2倍以上。另外,京东物流还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研发并推广创新环保材料,全方位打造了“时效、环保、创新、智能”的绿色物流体系。
四、全面向技术转型
京东是一家以技术为成长驱动的公司,从成立伊始,就投入大量资源开发完善可靠、能够不断升级、以应用服务为核心的自有技术平台,从而驱动电商、金融、物流等各类业务的成长。未来,京东将更加重视技术的战略地位,发展云计算、大数据、智慧物流、人工智能、AR/VR、智能硬件等最新技术,以推动京东实现快速、可持续增长。未来十二年,京东集团将坚定地朝着技术转型,用技术将第一个十二年建立的所有商业模式进行改造,打造一个包括智能商业、智能金融、智能保险在内的全球领先的智能商业体。
五、正道成功
京东坚持诚信经营,大量品牌直供从源头杜绝假货,对假冒伪劣商品“零容忍”,通过严审商家资质、严控进货渠道、自主研发质控系统等六大举措确保正品行货。京东坚守“正道成功”的价值取向,坚定地呼吁用合法方式获得商业成功。 2016年京东重拳出击、实力反腐。推行实名公布反腐案例、设立反腐奖励专项基金、公布《京东集团举报人保护和奖励制度》、上线反腐网站 “廉洁京东”等数项坚定、扎实的反腐举措,打造健康有序的商业环境。 京东奉行客户为先、诚信、团队、创新、激情的价值观,期望成为全球最值得信赖的企业。
-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地处昭君故里湖北兴山。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141”,总资产425.42亿元,员工12000余人。先后在湖北、重庆、新疆、内蒙古、贵州、河南、江苏、四川建立了16个规模化生产基地,在印度尼西亚布局了首个海外工厂,在美国、德国、巴西、阿根廷、越南、中国香港设立子公司,产品远销全球116个国家和地区。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湖北第一站来到兴发集团,对企业绿色转型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2024年1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先后视察公司,勉励公司持续推进科技创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公司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开发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等各类产品9个门类26个系列674个品种。一是磷硫化工稳居全球旗舰地位。次磷酸钠、二甲基亚砜产销量世界第一,精细磷酸盐全球品类最全、品种最多,成为全球最大的食品磷酸盐供应商。黄磷生产连续12年被评为全国重点行业能效领跑第一名,被国家工信部作为典型经验在全行业推广。二是微电子新材料跃居全国领军地位。布局电子级磷酸、硫酸、氢氟酸、蚀刻液、双氧水等5大类产品。电子级磷酸、硫酸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不仅为芯片国产化提供配套,还出口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三是有机硅综合实力跃居国内第一方阵。建成有机硅单体80万吨/年装置,配套110胶12万吨/年、107胶12万吨/年、密封胶3万吨/年、硅油5.6万吨/年规模。多项关键工艺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导和制定气相二氧化硅国际标准。四是有机磷除草剂国内第一、世界第二。草甘膦原药产能23万吨/年,稳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绿色高效合成工艺攻克行业重大环保难题,成本控制和清洁生产水平国内领先,是全国首批通过草甘膦环保核查的四家企业之一。五是磷肥开发树立资源综合利用示范标杆。打通湿法、热法双线工艺,建成集选矿、湿法酸精制、肥料生产于一体的矿化肥产业链条,被授予“全国中低品位磷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称号。六是新能源材料全面布局。依托精细磷化工基础,先后开发磷酸铁、磷酸铁锂、磷酸二氢锂、光伏胶等新能源材料项目,新的产业优势正在加快形成。
未来,公司按照湖北打造万亿级现代化工及能源产业集群总体要求,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突破性发展微电子新材料、有机硅新材料、新能源材料产业,巩固提升磷硫化工综合实力,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构筑现代绿色产业体系。
-
船舶信息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以下简称“七一四所”)始建于1963 年,是我国船舶行业综合性情报研究机构、国防军工科技基础骨干单位和智库发展核心单位。依托七一四所, 中船集团先后设立“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情报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国防知识产权办公室”等6个中心、2个办公室。
七一四所已通过一级保密资质认证、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和装备承制单位认证,是国家级情报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开源情报大数据中心,具备大数据智慧赋能创新发展的能力与手段。
七一四所建所以来,先后承担军队和国家部委技术基础、基础科研、装备预研、装备研制项目,全程支持国家重大工程和重点型号研制,共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50 余项,近年来,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3 项,集团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一等奖10 项。
-
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代码:688578)成立于2004年3月,是一家专注于肿瘤治疗领域,集新药研发、生产和商业化为一体的创新型制药企业。艾力斯坚持科技关爱生命,以惠及全球患者为使命,致力于开发首创药物和同类最佳药物。历经逾19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艾力斯已具备创新药物研发能力,成功自主研发并获批两款创新药,并且组建了销售团队,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2020年12月2日,上海艾力斯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
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
快手作为领先的内容社区及社交平台,其使命是成为全球最痴迷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公司。快手坚持不懈,专注为客户提供服务,并通过持续创新和优化其产品与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在快手,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短视频和直播来记录和分享他们的生活,呈现和发挥所长。透过与内容创作者和企业紧密合作,快手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可满足用户自然产生的各种需求,包括娱乐、线上营销服务、电商、网络游戏、在线知识共享等。
-
广东中策知识产权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中策知识产权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策研究院”)是国内具有鲜明特色的知识产权高端智库机构。
中策研究院由吴汉东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知识产权研究团队,以院士专家创业项目落户广州开发区。中策研究院以知识产权领域的专家为核心,汇聚科技、互联网、大数据、法律、金融投资、管理等领域的高素质人才,组建了一支研究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专业团队。是广东首个省市区共建,侧重于知识产权政策、战略以及跨领域研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合作的社会高端特色智库型机构。
自成立以来,中策研究院致力于为政府、企业等群体提供优质的知识产权服务,坚实推进自有公益类项目实施,打造了“珠江论坛”“中策百强榜”等品牌。同时不断探业务模式,以自主申报、公开招投标等方式,承接国家、省、市、区知识产权局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诸如韩国三星、腾讯公司、南方电网、格力电器等国内外大型企业近百个专项委托,完成细分工作任务百余项。服务范围覆北京、广东、江苏、广西、四川、重庆、海南等省市。基本形成了以咨询研究为核心,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合作并举的业务格局。
-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华海药业以人类健康事业为己任,致力于向全球患者提供高品质的医疗健康产品并不断提升产品的可及度,改善大众的生活质量。
华海药业创立于1989年,总部位于中国浙江。公司现有员工7000余人,在全球拥有40多家分子公司(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等);主要业务覆盖化学药、生物药、医药包装、贸易流通等多个领域,与全球500多家制药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医疗健康产品。
公司产品涵盖:心血管、精神类、抗病毒等领域,是全球主要的心血管、精神类健康医疗产品制造商之一。
作为中国医药国际化先导企业,华海药业是中国首家通过美国FDA制剂质量认证并自主拥有ANDA文号的制药公司,也是首家在美国实现规模化制剂销售的中国制药公司,在世界高端制药市场树立了中国制药品质形象。公司同时凭借自身国际化平台,以运筹全球市场的高度,引领中国制药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中国医药行业的崛起而努力。
在中国,华海制剂产品已覆盖国内30多个省市。作为民族药企所肩负的使命,华海药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提供国际品质 、国产价格的医疗健康产品,服务百姓健康。
-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3月,是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管理,与阿尔斯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中国铁路行业第一家合资企业。主要从事国家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安全技术产品研制和提供核心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总集成和总承包服务,致力为轨道交通提供最新、最先进的信号控制、运输调度指挥系统解决方案,是行业领先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注册地及总部在上海市,设北京、深圳、武汉、昆明、沈阳和成都等多个分公司和多个项目管理部。截止2018年末,公司拥有员工近2000人。近十余年来,公司销售规模保持着平均每年15%以上的增长。公司核心产品全覆盖国家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有轨电车等各个领域,并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卡斯柯被国家相关部委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连续多年入围“中国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业”。同时卡斯柯还取得了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一级”、“IRIS(国际铁路行业标准)认证”、CMMI4(国际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4级) 认证等资质认证,主导产品相继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
卡斯柯深获客户信任,在过去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数十载,卡斯柯缔造了在轨道交通各领域领先的市场声誉与口碑。而其丰富的市场与项目开通经验,赋予了卡斯柯说到做到、快速响应的项目管理与执行能力和遥遥领先于行业的交付能力。作为客户最信赖的伙伴,始终致力于与客户共同打造全方位的系统解决方案,全面守护公众的出行生活与安全,为客户和公众创造全程放心的体验。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三聚阳光成立于2000年,专注于各类知识产权服务。公司是集知识产权申请确权、诉讼保护、战略制定、咨询研究、知识产权创新项目的估值与投资为一体的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公司。
三聚阳光依托中关村,辐射全国,面向世界,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知识产权大厦,在深圳、苏州、南京、温州、青岛、南昌、无锡、南通、石家庄、东京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三聚阳光先后获评首批“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培育单位”、首批“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服务示范创建机构”、“星级专利代理机构”、“中国十佳专利事务所”、“中国杰出知识产权诉讼团队”、“北京市优秀专利代理机构”、“中关村优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企业辅导认定工作指定机构”、“中关村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联盟会员单位”等多项荣誉。
服务团队
三聚阳光服务团队近200人,拥有多名博士、博士后,硕士以上学历达70%,其中专利代理人及专利工程师120余人,拥有专利代理人资质60余人,律师10余人,流程管理人员20余人。团队包括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例指导研究(北京)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全国专利信息实务人才、高级信息分析师、资产评估师、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师、代理实务培训教师等各多名。公司股东、管理团队及学科带头人平均从业经验10年以上,均为业内知名专利审查员、资深专利代理人和资深律师。
服务优势
●领先的企业经营管理水准。三聚阳光在企业管理理念上与时俱进,打造高标准的服务团队,严格并富于人性化的日常管理,以及人、财、物的持续投入,保证了公司的高效运转。各分公司及部门间紧密协作,各级领导及员工对企业高度认可,保障了公司的专业服务能力。市场团队采取顾问式营销策略,卓有成效的沟通,以及及时跟进,提供缜密的解决方案与意见建议,使得众多客户给予合作机会,共谋发展。公司注重对员工进行日常业务培训,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创新机制,提升能力,为公司提高服务质量,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严格的申请代理质量控制体系。三聚阳光多年来为格力电器、国家电网、蒙牛集团、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知名企业与高校院所提供了专业代理服务。公司代理的发明专利申请平均授权率在90%以上,服务质量、办结速度获得客户一致认可。对于国内申请,每一案件均进行国内外查新检索和可专利性分析,均经过实质内容的审核,按领域统一质检,并均由专利工程师、专利代理人和资深审核人组成的3人团队完成,严格把控撰写质量。三聚阳光的涉外合作伙伴遍及全球,与近18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个律师事务所保持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对于国外申请,每一案件均实行一级翻译、两级校对,确保翻译质量。近年来,公司的商版业务拓展迅速,每案前期均进行近似检索,团队专业技能娴熟、实践经验丰富,已为300余家企业提供了一系列最佳解决方案,并提供高效的商标异议、驳回复审、撤三等非诉服务。同时,公司流程管理团队有序把控案件各节点进度,并通过现代化的流程管理系统,保证每一案件的安全、及时、高效处理。
●专业的知识产权诉讼代理服务。三聚阳光注重切实帮助企业充分运用知识产权制度进行市场开拓和维护,在为我国各类企业提供有针对性法律服务方面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凭借多年丰富的知识产权诉讼实务经验和为客户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的责任心,通过合理的诉讼策略赢得诉讼,成就众多经典案例,赢得了业界的好评和客户的认可。截止目前,累计完成1000余件专利无效宣告、侵权诉讼、行政诉讼、商标侵权等各类诉讼案件,胜诉率近90%。曾成功代理日本久保田系列小型农用机械专利无效诉讼案、汉王科技与日本WACOM公司“手写板技术”发明专利无效宣告案及侵权诉讼案、“天下第一刀”专利无效案以及行政诉讼案、扬州中惠制药与广东众生药业“复方血栓通”发明专利无效案、金源茂丰诉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防伪溯源系统及方法”专利侵权纠纷案、“奥运大脚印——特效焰火膛压精确发射系统”系列专利发明人署名权及权属纠纷案等。代理的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第一案,三聚阳光作为专利权人方代理人参与庭审,该案被中央台新闻联播等50多家媒体直播。代理的摩拜单车“远程开锁技术”专利无效宣告案被专利复审委列为重大案件予以公开审理,中国知识产权报整版专题报道。
●一流的知识产权顾问和咨询服务。三聚阳光设有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要围绕分析研究、课题项目开展工作。凭借多年的分析研究经验、专业技术背景与实践积累,紧密结合行业动态与产业发展趋势,不断为客户提供科学、全面的战略决策与智力支持,指导企业研发规划与专利技术布局。承担了“印度知识产权环境研究”、“中东七国知识产权环境研究”、“北京市行业性、专业性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发展趋势研究”、“北京医药园区知识产权保护项目”、“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冬虫夏草技术专利分析项目、蛇生物相关技术专利分析”、“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U盾系统专利预警”等500余项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地方知识产权局及200余家企业委托的软课题研究、专利战略规划、专利预警分析、知识产权托管项目。重大课题研究项目聘请行业技术专家及知名教授作为顾问,共同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实行公司内部预验收。是海淀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贯标项目指定辅导机构之一。连续8年承担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分析项目”。先后参与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检索服务规范”与北京市专利代理人协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信用等级评价”等行业标准的起草制定。
●高效的知识产权运营投资业务。三聚阳光在新业务的探索上走在同行业前列,重视知识产权创新项目的投资,扶持中小企业成长,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针对知识产权运营及投资,三聚阳光设有北京朗润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00万元,定向用于企业知识产权挖掘及开发运营,帮助国内中小企业有效获取核心技术专利,并在未来行业发展格局中获取主导权。公司与多家咨询、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或机构结成战略伙伴,专注孵化优质知识产权及技术,主要投资拥有核心专利和高价值专利组合、市场前景良好、高成长性的初创期或成长期企业,助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并实现商业化。团队具有多年的专业知识产权服务经验与投资经验,采用知识产权挖掘及梳理为支撑点,从知识产权视角判断高新科技项目的价值,有战略耐性地做好创新技术投资,助力企业更好地运用知识产权实现价值提升。
业务范围
●申请代理业务:国内专利申请,PCT、巴黎公约申请,国内商标注册,马德里商标,版权登记,驰名商标认定,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诉讼代理业务:专利(商标)侵权诉讼,专利复审、无效,商标复审、异议,商业秘密侵权诉讼,海外知识产权诉讼
●咨询顾问业务:知识产权挖掘布局,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技术检索分析,知识产权托管,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高新企业认定, 知识产权法律顾问
●运营投资业务:创新协作,知识产权运营,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专利技术投融资,知识产权尽职调查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润平公司,全称“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总部设于北京,在安徽芜湖、安徽合肥、四川成都、广东佛山、浙江衢州、江苏扬州、湖北武汉以及韩国首尔设有分支机构。润平公司是一家综合性知识产权事务所,旨在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主要包括:专利申请、专利复审、专利无效、商标注册、著作权登记、专利检索分析、知识产权战略的策划与实施、知识产权运营、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行政支援服务以及知识产权诉讼等。
润平公司拥有一支既有丰富代理经验,又有深厚理论基础的代理队伍。专利代理人们分别专精于特定的技术领域,包括化学化工、生物、医药、机械、电子、通信、电气等。通过合理的专业分工和紧密的团队合作,秉承“专业、诚信、高效”的核心价值观,力求在各个领域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法律服务。
润平公司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已为超过2000家国内外客户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同时也与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00家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或律师事务所建立了业务联系,为国外客户提供知识产权服务。
-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风华高科,证券代码000636)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高端新型元器件、电子材料、电子专用设备等电子信息基础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风华高科自进入电子元器件行业以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新型元器件及电子信息基础产品科研、生产和出口基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产品关键技术的国际知名新型电子元器件行业大公司。
风华高科具有完整与成熟的产品链,具备为通讯类、消费类、计算机类、汽车电子类、照明电器类等电子整机整合配套供货的大规模生产能力。
风华高科致力于成为全球一流的电子信息基础产品整合配套供应商,为客户提供一次购齐的信息基础产品超级市场服务和协同设计增值服务。
风华高科愿与客户、供应商、业界同仁及广大股东共同缔造电子信息产业的广阔未来。
-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钢研)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成立于2006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原钢铁研究总院(创建于1952年)更名为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创建于1973年)作为全资子企业并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中国钢研是我国冶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开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机构,2009年5月,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并进行董事会试点。
中国钢研是国家首批103家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之一,是中关村科技园首批100家创新型企业之一,是我国金属新材料研发基地、冶金行业重大关键与共性技术的创新基地、国家冶金分析测试技术的权威机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承担了大量863、973、国防军工、自然基金等国家重大项目和课题,为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军工发展和钢铁工业的强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中国钢研有两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58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55人,政府特殊津贴314人,研究生院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院毕业硕士博士1377余人。目前,拥有各类科技成果5000余项,包括国家级奖励30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53项,授权专利1360余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30项。
中国钢研以产业规模化、工程大型化、产品国际化为目标,新材料产业、自动控制技术、工程技术和分析测试仪器等产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自1999年从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科技型企业以来,陆续发展了以钢铁研究总院(中央研究院)、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为主的科研创新体系;以安泰科技【股票代码 000969】、钢研高纳【股票代码 300034】等为主的新材料产业;以金自天正【股票代码 600560】、新冶集团等为主的冶金工艺工程技术研发转化和工程承包产业;以钢研纳克为主的分析测试产业;以山东稀土为主体的稀土开采、提炼、加工、应用的稀土材料产业。陆续建立了北京中关村永丰、丰台、昌平、空港产业基地;河北涿州新材料产业园、石家庄产业基地;在天津、上海、山东、广东、四川、浙江等地也建设了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包括非晶材料、药芯焊丝材料、高温合金材料、合金钢材料、难熔合金材料、高品质金刚石锯片材料、高速工具钢材料、稀土磁性材料、高品质特殊钢材料、冶金电气自动化设备生产线、分析检测仪器研发生产、等静压加工和设备制造中心、伺服电机系统等产业化项目,以及涂镀工程技术、转底炉技术、纯净钢技术、蓝宝石技术、三电技术、企业能源管理技术、物联网云计算、智能机器人、大量节能减排技术等,许多项目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转化项目。这些都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冶金工艺工程产业、工业电气自动化、分析测试产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非晶微晶合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钢铁流程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冶金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5个国家级中心和实验室以及20余个省级中心和5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依托中国钢研设立。
展望未来,中国钢研将以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新的起点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携手各界走向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