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华实验室以半导体技术研究部的20件相关发明专利作价5000.54万元入股佛仪科技(佛山)有限公司(简称“佛仪科技”),达成优秀专利产业化。佛仪科技借助这些专利关键技术,实现射频/微波电源的批量产销,产品特性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此次成果转化有助于解决我国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射频电源“卡脖子”问题,本案例产业化实施预期到2030年将累计形成约20亿元的销售,带动上下游形成不低于1000亿元的产值。
季华实验室聚焦半导体射频电源“卡脖子”问题,通过企业走访、行业研讨与佛仪科技深度对接,针对其产线升级需求,从半导体技术研究部专利库中筛选出“阻抗相位获取方法”“阻抗检测方法”等20件覆盖芯片设计、设备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确保技术方案与企业实际需求高度匹配。
双方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多维度评估:《专利评估报告》量化专利技术壁垒与市场价值;《股东权益评估报告》测算专利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潜力;《尽职调查报告》明确技术产业化风险。三项报告构建“技术-商业-风险”评估框架,为20件专利作价5000.54万元提供科学依据。
以专利作价入股为核心,设计“技术+资本”深度绑定模式。实验室派驻专家团队协助产线改造,加速技术转化,形成“研发-应用-迭代”闭环。同步利用“递延纳税”政策激励科研团队,实现产学研可持续协作,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转化路径。
本案例形成了一条专利产业化的完整路径,将作价投资获得股权相关权益的90%奖励给科技成果完成人及转化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且受奖人可享受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优惠政策,极大地激发了科研团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可供其他新型科研机构开展专利产业化提供参考,促进科研机构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点评
本案例意义重大,
1,破解专利估值痛点:引入第三方机构量化20件专利的技术价值与商业潜力,通过《专利评估》《股东权益评估》报告,解决传统作价入股主观性强、利益分配失衡问题。
2,弥合技术与产业鸿沟:筛选高精度检测等专利组合,精准匹配企业产线升级需求,形成全链条技术方案。
3,创新合作模式:以专利入股建立“风险共担-收益共享”机制,减轻企业资金压力,为科研机构提供可持续收益,推动产学研生态升级。
。
电话:(+8610)62151281 | 传真:(+8610)62157951
邮箱:ppac@ppac.org.cn
意见栏:yijian@ppac.org.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7号,新时代大厦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