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链千企在行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创新中心:打造知识产权服务“医院”模式


浙江省绿色能源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首创“绿色能源知识产权服务医院”模式,聚焦专利池构建与运营新范式,协同组合转化与专利包集中转化机制,创新实践了多种知识产权新型运营路径,精准破解产业痛点,加速专利价值实现。


一是聚焦重点产业绿色转型,首创“诊断+专利池”双轮驱动新范式,实现规模化精准转化。针对重点产业绿色转型中专利质量判别难、对接成本高等痛点,中心发挥“省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双平台运营优势,组建省节能产业知识产权联盟,优选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入选单位和专利技术,构建“工业节能降碳技术”专利池,系统化整合优质专利资源。依托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联合联盟成员对重点用能企业开展大规模能效诊断,精准识别企业节能降碳改造需求,并通过专利池技术库智能化、精准化开展需求匹配和技术撮合,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最后通过交易平台实现“一站式”许可/转让,显著降低企业技术获取门槛和交易成本,打通专利技术规模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创新“组合保护+共享收益”运营新机制,提升央国企重大专利转化效能。针对央国企涉及国家战略、民生福祉等方面核心专利转化链条长、防护弱、效益未最大化问题,中心在研发早期介入,为研发主体提供前瞻性专利布局服务,围绕核心专利技术构建包含核心专利和周边防护性专利的高价值专利组合,形成专利保护网。在此基础上,中心牵头开展核心专利需求对接和交易撮合,协议约定组合内专利权人对拟转化的核心专利实施“共同保护”,核心专利许可/转让的收益,由组合内各专利权人根据约定协商共享,通过机制创新实现核心专利转化效益最大化。


三是聚焦服务中小企业成长,打造“产品导向型专利包”集中转化新路径,助力企业融链入链。针对中小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弱、亟需运用专利快速开发产品融入产业链等痛点,中心聚焦中小企业迫切的产品开发需求,发挥近7万条绿色能源专利库资源优势,遴选适配度高、技术优势突出的专利,形成以培育特定专利密集型产品为目标的“专利包”;通过组织现场路演、技术对接会等撮合服务,将专利包整体或核心专利“一站式”向需求中小企业转让许可,大幅缩短其技术研发和产品上市周期,后续进一步辅导企业进行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与认定,巩固其市场竞争力。


点评

本案例依托“省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双平台融合运营优势,首创“绿色能源知识产权服务医院”模式,其核心价值在于系统性构建了需求导向的知识产权新型运营范式,通过“专利池运营”“组合转化机制”“专利包集中转化”三大创新模式的有机整合与协同实践,验证了知识产权专业运营机构在破解转化瓶颈、驱动专利价值高效实现方面的关键作用,为构建“知识产权运营+技术转移转化”深度融合的服务体系提供了可广泛推广的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