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链千企在行动|伊利 构建高价值专利网络集群 助力益生菌产业强链增效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构建“专利保护模型+布局规划+申请评估+策略创新”的系统化、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打造益生菌专利竞争优势,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并通过成果路演、定向研发加速技术产业化,形成了“研发-转化-推广-实施”的高效闭环,依托“自主实施+技术输出”的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从“生产经营方”向“技术输出方”的转变,推动了产业链协同发展,创造经济价值数十亿元。

1、高价值专利培育

伊利集团通过对产业专利数据的研究分析,结合益生菌产业趋势和自身技术优势,围绕菌株研究、功效评价、工艺等建立益生菌专利保护大模型。针对核心菌株(BL-99 、K56、 ET-22 等)在项目不同阶段进行专利挖掘,并结合高质量专利培育规划,构建立体化专利布局。每件专利申请前均进行技术价值、法律风险、商业运营价值评估。明确申请时机、地域、途径等申请策略,构建全球高价值专利集群网络,形成强大的益生菌专利竞争优势,突破国外专利技术垄断,解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伊利集团通过专利保护模型+布局规划+申请评估+策略创新,构建系统化专利培育体系,为高价值专利培育提供新思路。

2、专利转化应用

伊利集团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乳制品全产业链优势,在研究前端与顶尖高校合作形成“高企产学研新模式”,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益生菌菌株筛选、功能评价、机制研究等。填补菌株基础特性、功效机制不清的空白,做到了从“进口菌株”到“中国专利好菌”的进步,打破进口菌种垄断的市场格局。

技术成果供需对接过程中,通过成果路演机制和产品专项研发,推动专利成果落地实施。伊利集团定期举办内部路演,邀请研发专家、市场人员及高层领导,展示益生菌专利技术成果、应用场景,促进技术成果与产品需求对接。同时,利用官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打造线上路演平台,定期发布益生菌专利技术成果应用案例,加速技术转化与市场推广。此外,通过设立益生菌定向研发项目,鼓励针对特定产品攻关,加速成果产业化,推动技术在多产品、多领域的广泛应用。通过内外协同创新,成功实现了益生菌专利技术的产业化,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健康产品,推动了益生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3、专利运营推广

伊利集团与其分子公司协同转化,将核心菌株专利技术应用于酸奶、奶粉、乳饮料、奶酪、冷冻饮品、益生菌粉等多个产品线。除自主实施外,伊利集团积极探索新型专利成果运营模式,通过专利许可方式向锦旗生物输出专利技术,过程中建立了乳制品行业收益分配模式和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确保技术输出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这种模式不仅实现了伊利集团从“生产经营方”向“技术输出方”的角色转变,还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强链增效。

伊利集团益生菌核心专利累计许可23次,协同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内蒙古伊家好奶酪有限责任公司等二十余家公司自主实施核心菌株(BL99、K56、ET22)专利,落地转化的产品包括:益消酸奶、每益添活性乳饮料、畅意100%乳酸菌饮料、伊利金装中老年奶粉、倍畅羊奶粉、伊利奶酪棒、须尽欢酸奶冰淇淋等十余种产品。截至2024年年底,益生菌专利产业化产品营收总额:60多亿元。

除自主实施外,通过专利许可方式与锦乔生物合作,将核心菌株(BL99、K56、ET22)专利落地转化,建成了行业内唯一的国家级益生菌示范产线,成功生产益生菌粉原料,自2019年成功生产以来,专属菌株菌粉产量达吨级,菌粉营收总额达3000多万元。

点评

为乳制品及其他行业提供

可复制的专利运营经验

伊利集团在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应用及运营推广方面的创新实践,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易推广的范例。

通过专利保护模型+布局规划+申请评估+策略创新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形成专利竞争优势突破国外技术垄断,为行业高价值专利培育与专利优势构建提供了系统化路径。同时,依托“高企产学研新模式”,与高校共建实验室攻克技术难题,并通过成果路演、定向研发加速技术产业化,形成了“研发-转化-推广-实施”的高效闭环,为专利高效转化提供了实践指导。此外,运营推广中建立了收益分配与价值评估机制,通过“自主实施+技术输出”的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从“生产经营方”向“技术输出方”的转变,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